九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编写组召开第一卷审定研讨会

2018年6月17日,九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第一卷《19世纪末至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书稿审定研讨会在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召开。本卷主编武汉大学孙来斌教授、北京大学刘军教授;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王建国教授、南开大学杨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郑一明研究员、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王保贤特聘研究员等特邀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苑秀丽研究员,贵州大学胡芳教授、江南大学贾淑品教授、北京大学宋朝龙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杨增岽副教授、北方工业大学张茂林副教授、南京市委党校孟飞老师、北京邮电大学张恒赫老师等本卷编写组成员出席了本次审稿会。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马藏》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总编顾海良教授主持。

研讨会现场

顾海良教授首先对九卷本《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各分卷的结构和内容作了整体介绍,对当前各分卷的撰写进度作了说明。顾海良教授指出,召开这次审定研讨会,既有助于本书质量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

顾海良教授主持会议

第一卷主编孙来斌教授和刘军教授分别就书稿的编撰情况进行了介绍。孙来斌教授指出,本卷在全书的完成过程中很重要,具有承接、转换和综合的性质,学者们在撰写这一分卷的过程中坚持了这一性质,坚持了学术性、政治性和专业性。刘军老师对本卷撰写过程中各高校和各单位学者的协同合作情况作了介绍。

参会的特邀专家和作者就本卷的修改提出了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学术性和思想性,可以考虑多条线索并进;二是时代问题上,可以在导论中进一步阐述,更加鲜明;三是内容上,部分章节论述的容量不够,可以深挖材料以扩大这些章节的篇幅;四是重复性较大,可以考虑做宏观把握和删减,也可以采用不同角度论述同一问题;五是在基本观点和表述上,可以进一步推敲,要体现北大水平和团队水平;六是规范性上,要在引用、注释和表述上进一步采取统一的体例。

孙来斌教授和刘军教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要求各位学者把好书稿的质量关,并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了具体部署。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史》是国家“十三五”主题出版规划图书,由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多所高校牵头共同完成,部分卷次和章节还邀请了国际学者参与创作。本套丛书为九卷本,本次会议主要讨论本书第一卷的编撰情况。(图/文 饶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