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后,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理论命题作出深刻阐释,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智慧。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蕴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之后,继续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坚守初心不变,砥砺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继续完成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任务,摆到了治国理政最突出的位置,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程。1955年10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的重要时刻,毛泽东同志从“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的高度提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毛泽东同志首次揭示了共同富裕与中国将建立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表达了实现共同富裕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再次提出共同富裕问题。他提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同志从社会主义本质上,阐明了共同富裕是“中心课题”和“最大的优越性”的意蕴。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国际风云变幻中,江泽民同志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进入21世纪,胡锦涛同志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百年奋斗,主题不变。如何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奋进新征程,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意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续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新篇章。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同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之间的紧密联系,凸显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在新发展阶段,如何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坚持好、发展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新的历史课题。“七一”重要讲话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新阐释,是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对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问题作出的回答,拓展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的意蕴,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意境。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丰富了新发展阶段的目标内涵
新发展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加显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主要矛盾的目标性规定愈加显著。同美好生活的社会需求相比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供给能力和水平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明显地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对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突出问题的分析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六个方面问题,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后四个方面“弱项”,直接涉及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的主要方面。以满足美好生活的需要为聚焦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新发展阶段的新的发展极和着力点,也是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向和根本目标。
党的十九大提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的要求;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提出新发展阶段实现的奋斗目标中,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摆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从战略目标上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且还从发展规划上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的完备方略,特别是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这些部署和措施的提出,凸显了实现共同富裕本质要求的战略意义和方略举要。
回溯历史、前瞻未来,在“七一”重要讲话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出新阐释,特别是在总体上提出,要坚持循序渐进,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的方略举要,对于实现新发展阶段奋斗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升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境。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基于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走出来的。沿着这条道路行稳致远,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对中国式现代化基本特征的新的概括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性的富裕、全面性的富裕,要分阶段推进和实施的共同富裕,也是要协调各方、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过程性特征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同中国式现代化一样,都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和前提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把共同富裕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联系,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将进一步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基础。
共同富裕具有涵盖美好生活全面性的特征。共同富裕不是单一的物质富裕,而是全面的富裕,在富裕的内涵及其发展中,特别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共同富裕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为特征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既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可能是齐头并进的;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要有步骤地推进,也要有重点地推进。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共同富裕也是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为过程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包括了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性和过程性的规定。在制定“十四五”规划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新阐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治理中,诸如完善工资制度、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等制度规范,是完善共同富裕中共建共治共享制度的着力点。
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昭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对“第二个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形态探索中,提出了两个“全面”的观点,一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二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这两个“全面”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新概括,深化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意蕴,也深化了中国社会发展形态认识的视界。 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把两个“全面”融于中国特色社会发展形态认识之中,创造性地提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为两个全面的重要标识,也成为人类社会新形态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马克思在对以往各种社会文明形态特征的概括时指出,一方的人的能力的发展是以另一方的发展受到限制为基础的。迄今为止的一切文明和社会发展都是以这种对抗为基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之“新”,最为显著地体现在两个全面之“新”上,最为显著地体现在完全改变了以往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弊端,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鲜明意向和旗帜之“新”上的共同富裕,进一步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向世界展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样式和中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在人类文明进步及其形态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首要的作用。马克思在对人类文明进步及其形态演进因素的概述中,就是以“他们各自的需要、他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样的;最后,由这一切生存条件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序列过程和传导系统的,以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需要,更将发挥着人类社会新形态不断发展的基础性的和牵引性的重要作用。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已经把共同富裕的需要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的和牵引性的重要作用蕴含其中。牢牢抓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凸显这一过程的特点和作用,结合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社会主义本质的系统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将起到强有力的推进作用。恩格斯曾经设想,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形态中,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在中国创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昭示的就是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的鲜明特征。
文章来源 |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2022-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