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交流会暨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新书发布会举行
2023年10月30日上午,“大思政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成果交流会暨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新书发布会在英杰交流中心月光厅举行。
发布会现场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总教指委主任委员靳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顾海良,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宋凌云,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冯云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刘超、北京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院长仰海峰等出席会议。国资委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调研企业和乡镇代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出版团队,北京大学教务长办公室、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等院系参与相关调研的访问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新书发布会和成果交流会分别由北京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孙蚌珠教授,北京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副院长陈培永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一段以“大思政课善用之的积极探索”为主题的视频从“缘起、奔赴、打磨、问世”四个阶段回顾了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的设立背景、实施路径、调研历程和成果产出过程。
顾海良介绍课题基本情况
顾海良作为新书编委会主任对课题和成果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顾海良认为,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和“从理性回到感性”有机结合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检验,进一步巩固对理论的认知,真正实现思政课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套书作为课题组的重要成果,通过对31家国有企业和36个村庄的实地调研,用鲜活、生动、饱满的教学案例服务于思政课堂,实现了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和良性互动。顾海良向教育部社科司、国资委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研究中心和学校的重视与支持以及高教社编辑出版团队的通力配合表示感谢,并表示,课题组将继承发扬北大“常为新”的光荣传统,继续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建设高校“大思政课”作出贡献。
王博致辞
王博代表学校向课题组的新书发布表示祝贺,向支持课题组调研工作和成果出版的相关单位表示感谢。王博指出,北京大学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近年来成立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相关指导和执行方案,打造行走在中华大地的思政实践金课。此次课题组新书的发布正是北京大学对“大思政课”的积极尝试和有益探索,是把思政实践课成果转化为思政课教学案例资源的生动体现。北京大学将继续在相关部门指导下,不懈探索“大思政课”的善用之道,切实推动新时代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让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走深走实,切实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
刘超致辞
刘超代表高教社向新书出版和交流会的举行表示祝贺。刘超认为,本系列图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实践教学成果,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办好“大思政课”的有为之举,是展示习近平经济思想实践伟力的重要成果。高教社将全力做好宣传发行相关工作,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推动高质量图书进高校、进课堂、进教学,支撑好“大思政课”教育实践,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宋凌云致辞
宋凌云指出,课题组组织编写的两套新书选题精当、论述精妙、制作精良,是中国经济学创新成果方面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的重要作品,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研究阐释和教育教学提供了范例,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了积极探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教师队伍成长作出了示范。教育部社科司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教育教学工作,也期待北大马院和出版部门继续深化合作,以新书出版为契机,拓宽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的载体,不断推出多样化的高质量成果,挖掘转化更多优质教学资源教学素材,为全国“大思政课”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靳诺致辞
靳诺在致辞中指出,课题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社会大课堂为依托,以问题意识和实践创新为导向,共同书写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和农村发展的篇章,体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伟力,为全国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教学案例和素材,一定会对大中小一体化的“大思政课”建设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近年来,北京大学进行思政课改革的实践探索成效显著,推出了田间地头的思政实践课等高精尖水平的思政金课,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发挥了重要的标杆示范作用。靳诺强调,实践教学是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要结合时代背景、立足中国国情、针对学情实际,打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组合拳,注重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相互促进,还要进一步增强实践教学的基本功,充分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打造具有亲和力、时代感、吸引力的新时代高质量思政课程。
与会领导为新书发布揭幕
新书发布会上,郝平、冯云生、宋凌云、顾海良共同为北京大学“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成果——《中流砥柱——新时代国有企业的实践》《走向共同富裕——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发展》两套四本书的发布揭幕。
成果交流会现场
陈培永主持交流会
在成果交流会上,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研究处负责人、正高级经济师李寒湜指出,推动国有企业优秀案例进教材进课堂有利于完善理论体系,有利于增强国企在全球产业发展话语权,希望搭建企业和高校合作的平台,共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添砖加瓦。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灿强认为该套书布局新颖合理、案例选择精当、论述深入得体,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教材。中国海油企业管理部高级主管时超介绍了中海油集团的基本情况以及此次与课题组师生的合作交流情况,并希望能通过校企合作为国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晓臣表示,新时代农村是“大思政课”的重要舞台,他诚邀大家把更多的课题选在刘家店镇,让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刘家店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交流会发言
北京大学44118太阳成城集团(中国)有限公司副教授贺大兴,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助理尹俊,以及参与课题调研撰稿的访问学者、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大家结合各自在国企和村镇调研的主题,分享了参与此次课题调研写作的感受和收获,并对高校“大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意见建议。大家表示,通过此次课题调研,对中国国企和农村的发展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从大国重器看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国有企业的落地生根,在田间地头看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在广袤乡村的生动实践,他们将从大变迁和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中汲取力量、铸牢信念,增强时代自信,谱写青春华章。
孙蚌珠作总结发言
孙蚌珠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了更好地把思政实践课成果转化为生动鲜活的思政课教学案例资源,由北大思政课教师、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课题组,历时两年的时间深入国企和乡镇一线调研写作,最终形成包含四本书稿的“习近平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套书。在此期间,师生们不仅感受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伟力,还在材料收集、实地调研、访谈交流、讨论修改等环节中锻炼了信息收集、整理写作、沟通协调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孙蚌珠向所有参与课题调研写作的师生和编辑们表示感谢,并希望课题组的成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挖掘、转化和延伸,继续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作出贡献。
合影